唐淑兰:点亮乡村文明之光的基层“摆渡人”

发布时间:2025-02-27|来源:|专栏:典型案例

       在安达市古大湖镇黎明村,有这样一位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,她用实干担当筑牢党建根基,以春风化雨之力推动乡风文明,用暖心关怀守护村民幸福。她就是黎明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妇联主席唐淑兰,一位用行动书写责任与奉献的“文明使者”。
       作为有着多年党龄的基层干部,唐淑兰深知思想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石,更是乡风文明的“导航灯”。自2021年任职以来,她以“三会一课”为抓手,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。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、深学党章党规,通过一场场动员大会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。“把党的政策讲透、讲活,才能真正凝聚人心。”唐淑兰如是说。在她的努力下,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,党员们建设家乡的热情被全面激发,为乡村发展注入红色动能。 
       面对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,唐淑兰主动扛起移风易俗大旗。她以“厚养薄葬”理念为突破口,优化红白理事会职能,大力宣传绿色殡葬新风尚。依托黎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她用身边人、身边事开展宣讲,倡导摒弃铺张浪费的陋习。作为党员干部,她以身作则,带头践行简约办婚丧的新风尚,用实际行动为村民树起标杆。如今,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的理念在黎明村深入人心,文明节俭蔚然成风。 
       在唐淑兰心中,村民的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。针对村里留守老人多、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现状,她多年如一日走村入户,为留守老人打扫庭院、采购物资、下厨做饭,用家常话慰藉孤独心灵。低保户刘路云春节前因病住院,儿子远在外地,唐淑兰不仅全程帮忙办理住院手续,还垫付500元应急资金;出院后,她又多方奔走,协助申请大病救助。面对智力残疾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人员刘铁军一家,唐淑兰主动上门完成生存认证,包揽材料递交工作,每逢节日还送去慰问。在她的感召下,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关爱队伍,尊老敬老、互帮互助的暖流在村庄流淌。 
       从党建引领到移风易俗,从服务群众到凝聚人心,唐淑兰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真心温暖民心,将“信易+乡风文明”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。她不仅是黎明村发展的“领路人”,更是乡风文明的“播种者”。在她的带动下,黎明村正向着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大步迈进,绘就出乡村振兴的温暖画卷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